
  民间借贷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。
  民间借贷合同约定违约金需符合法律规定,具体要点如下:
  1.法律依据
  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五百八十五条:
  -当事人可约定违约时支付违约金,或约定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。
  -若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,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高;
  -若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(一般以30%为参考界限),可请求调低。
  2.违约金与利息的关系
  -利率上限:民间借贷年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LPR的4倍(如2023年LPR为3.65%,则上限为14.6%)。
  -违约金与利息之和:若违约金+利息超过LPR的4倍,超出部分法院通常不支持。
  3.司法实践建议
  -合理性:违约金不宜过高,建议结合实际损失(如资金占用成本、催收费用等)设定。
  -明确条款:合同中需清晰约定违约金计算方式,避免模糊表述。
  -避免重复惩罚:违约金与逾期利息不宜同时过高,否则可能被认定为“变相高利贷”。
  总结
  民间借贷合同可合法约定违约金,但需注意金额合理性及与利息的叠加限制。若发生争议,法院将综合实际损失、合同履行情况、过错程度等因素调整违约金数额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起草或审核合同条款,确保合法有效。